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京津冀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81.7万吨,较上年增长16.4%。长三角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624.5万吨,较上年增长7.5%。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货邮吞吐量366.2万吨•◆,较上年增长14.2%。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15.2万吨,较上年增长9.3%。
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运输机场有:湖北荆州沙市机场、江西九江庐山机场、山东菏泽牡丹机场、安徽芜湖宣州机场▪…•、四川成都天府机场▼、湖南郴州北湖机场、广东韶关丹霞机场。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或地区)有:湖北荆州●、江西九江•★、山东菏泽、安徽芜湖、湖南郴州…、广东韶关。青岛流亭机场迁至青岛胶东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迁至连云港花果山机场▪★▼。
各运输机场中,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1个,较上年增加2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7%,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增幅在20%以上的运输机场有9个●■,增幅在0-20%的有36个,降幅在0-20%的有13个,降幅在20%以上的有2个,无同比增速的运输机场1个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4.9%,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下的运输机场有187个,较上年净增5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的1.3%,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国内各地区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2=.6%=,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占6●.0%●,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占28.1%,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中南地区占24.6%,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西南地区占18.6%,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占6.9%,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新疆地区占3△•.0%,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完成货邮吞吐量178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9%,恢复到2019年的104.3%。分航线%(其中港澳台航线%);国际航线%。
各运输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有29个,较上年净增加2个(新增长春龙嘉机场和大连周水子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0.8%△▼◆,占比较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增幅在20%以上的运输机场有5个,增幅在0-20%的有13个,降幅在0-20%的有11个。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8●●▪.0%,占比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万人次运输机场有32个,较上年增加5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8.5%,占比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增幅在20%以上的运输机场有4个,增幅在0-20%的有24个,降幅在0-20%的有2个,降幅在20%以上的有1个,无同比增速的运输机场1个 。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运输机场有187个…,与上年持平,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0.7%,占比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中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运输起降架次的增速为实际增速••=,与四舍五入后以万人、万吨、万架次计算的增速存在微小偏差。[2]国际航空枢纽●、区域枢纽的范围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航局关于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的通知》(发改基础〔2017〕290号),国际航空枢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重庆、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区域枢纽包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大连▪、沈阳、长春•◆▪、杭州、厦门◆、南京、青岛、福州、济南▼、南昌、温州、宁波•、合肥•、南宁、桂林-=、海口、三亚、郑州★◆、武汉、长沙★、贵阳◆、、兰州、西宁、银川等,非枢纽机场为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枢纽之外的其他运输机场。[3]根据中央、国务院2019年12月1日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本公报中的长三角机场群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辖区内所有运输机场。[4]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布,因四舍五入原因占比合计与100%存在微小偏差=•=。
完成飞机起降977.7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0%,恢复到2019年的83.9%(其中运输架次为798•-.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1%,恢复到2019年的80.9%)。分航线年的89.4%(其中港澳台航线%);国际航线%。
国内各地区货邮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0.9%=•,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占2◆.9%,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占42-••.1%,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中南地区占30▪=-.0%,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西南地区占9.9%,与上年持平;西北地区占3=▪=.2%,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新疆地区占1.0%,与上年持平。
2021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074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恢复到2019年的67.1%▪▼。分航线%(其中港澳台航线%);国际航线%●•。
京津冀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8126-▪=.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3%。长三角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6765.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0%。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8724.1万人次,较上年下降4.6%△…▼。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8985.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2%。
2021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下同)共有248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运输机场248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44个●■。
国际航空枢纽完成旅客吞吐量37272.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0%。区域枢纽完成旅客吞吐量36789△.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8%。非枢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685.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9%。
国际航空枢纽完成货邮吞吐量1171.0万吨,较上年增长12-▪•.2%。区域枢纽完成货邮吞吐量525.0万吨,较上年增长8.9%。非枢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86.8万吨,较上年增长6.4%★。
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吞吐量排名.pdf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吞吐量排名 △.xls
货邮吞吐量增幅在20%以上的省(区▪•▼、市)有2个,增幅在0-20%的有23个•-,降幅在0-20%的有4个,降幅在20%以上的有2个★。
各省(区、市)旅客吞吐量较上年有升有降▪…,其中,增幅在20%以上的省(区、市)有2个,增幅在0-20%的有22个,降幅在0-20%的有7个▪••。